邓中甲方剂学讲稿—第十六章祛痰剂—润燥化痰—贝母瓜蒌散
第三节 润燥化痰
燥痰,既触及化痰,又触及润燥。这一方面典型的方较少。咱们讲义以贝母瓜蒌散为代表。
贝母瓜蒌散
(《医学心悟》)
【构成】
贝母一钱五分(4.5g)
瓜蒌一钱(3g)
花粉 茯苓 橘红 桔梗各八分(各2.5g)
【用法】
水煎服。
【功用】
润肺清热,理气化痰。
【主治】
燥痰咳嗽。咳嗽呛急,咯痰不爽,涩而难出,咽喉干燥哽痛,苔白而干。
贝母瓜蒌散是养息燥痰证的常用方。
病机分析:
这里所说的燥,主要指的是外邪,好意思瞻念酷暑,酷暑之邪伤及肺中津液,煎灼肺中津液为痰,形成了燥痰。有痰拦截在肺,引起肺气上逆就要咳嗽,然则燥痰的特色是咳痰不爽,艰涩、难以咳出,何况陪同有咽喉干燥,以致咽喉哽痛。舌苔白而干,评释燥象相等严重。陪同症状也不错有口干,酷暑影响还不错导致大便秘结,小便艰苦。
治法:
这种酷暑,偏于热,要润肺清热,理气化痰。既要化痰,更要润肺清热,再联结理气。是以治法宜润肺清热,理气化痰。
方义分析:
贝母润肺化痰,瓜蒌清热化痰,宽胸散结,又能润肺,两者同用为君,两者讨论,有化痰和润肺双重作用。臣药中,天花粉润燥,橘红理气化痰,茯苓渗湿利水,有助于化痰。佐药桔梗宣肺止咳化痰。全方润肺清热,理气化痰。斟酌到痰热为患,同期燥伤津液,痰阻气机,配伍划定为化痰药加润燥药,再加宣肺利气之品以止咳。这个方在构成、配伍上很精当。
辨证要点:
咳嗽呛急,咯痰难出,咽喉干燥,苔白而干。要防范的是,燥痰的特色为咳痰不爽,艰涩、难以咳出。
随证加减:
要是兼有外感风邪,咽痒而咳,伴见微恶风者,加桑叶、杏仁、蝉蜕、牛蒡子等以宣肺散邪;酷暑较甚,咽喉干涩哽痛较着者,可加麦冬、玄参、生石膏等以清燥润肺;声息沙哑,痰中带血者,不错去掉辛温的橘红,加南沙参、阿胶、白及等以养阴清肺、化痰止血。
类方相比:
底下咱们简要说念说念贝母瓜蒌散和治外燥证的桑杏汤、清燥救肺汤在欺诈上的区别。贝母瓜蒌散是养息燥痰的方,侧重于养息燥邪煎灼津液形成燥痰,继而引起肺气不宣的咳嗽,它是以燥痰咳嗽为主证的。桑杏汤证养息初秋季节的温燥,温燥外邪灼表,侵及肺胃,形成肺气不宣、咳嗽,是以桑杏汤证的主证侧重于表证,侧重在外邪灼表。清燥救肺汤亦然养息外感温燥的常用方,证候特色是卫气同病,燥邪侵扰到卫分,紧接着到气分,是以发烧较高,同期有气阴两伤,因此清燥救肺汤既要清宣酷暑,又要益气养阴,这是和贝母瓜蒌散不同的方位。这三个方在欺诈当中诚然齐和燥关连,也齐用了润燥的药,然则重心有所不同。
另外少许,贝母瓜蒌散治燥痰,燥伤阴津,这和单纯的治阴虚的方有什么区别呢?养息阴虚的方比如说麦门冬汤、百合固金汤这类养息阴虚又触及肺气上逆的咳嗽。名义看起来有访佛的方位,离别不是很大,但贝母瓜蒌散主证之外来燥气灼津的燥痰咳嗽为主。而百合固金汤和麦门冬汤是阴血阴液不及,是以养息是滋阴为主。在临床发达上,是虚热证,有阴虚发烧证,何况舌脉发达舌红少苔、脉细数,这些就足以和贝母瓜蒌散证较着折柳了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就业,扫数实质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实质,请点击举报。